“慈溪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和许多重要的红色遗址,但我们在走访时发现这些红色历史景点几乎没有英文介绍,这对外国游客很不方便。”为了弥补这一空白,宁大科院“含英举华”社会实践队的16名队员在假期里先后走进中国共产党慈溪历史馆、长河草帽业小学纪念馆、相公殿村等10个慈溪革命遗迹,在近日最终拍摄制作成10部双语宣传片。
“制作红色景点双语宣传片的起因,源于一次志愿活动。”该实践队队长、来自宁大科院1382cm太阳在线玩游戏英语专业的干佳雨回忆说,今年5月,她和队员们曾经为慈溪傅家路村做过陪同翻译志愿者,向15国领事介绍中国的美丽乡村和它的发展历史。正是在那次志愿活动的触动下,实践队员们商量着要发挥专业所长,让越来越多到访中国的外国友人了解更加真实、全面、立体的中国。
近年来,红色旅游持续升温,实践队员们就将视角对准了红色景点。从今年7月份起,实践队多次走进慈溪红色历史基地,拜访革命老兵,向各方收集资料,挖掘背后的红色故事,累计拍摄图片资料300余张,写下了2万余字的调研记录。回到学校后,队员们分工合作,编写红色景点介绍词,翻译成英文,请教专业老师进行反复修改。等介绍词定稿后,队员们再次前往红色历史基地进行讲解拍摄,制作一个红色景点的双语宣传视频平均需要2天。
宁波其他县市区的红色景点情况如何?实践队的足迹进一步延伸到了余姚、奉化、象山、宁波市区等地的红色景点。“我们走访了中共宁波地委机关旧址纪念馆、四明山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、殷夫烈士故居等知名红色景点,在调研中发现也存在类似的问题,虽然有些景点能在网络上或者‘浙里办’app上看到英文介绍,但普遍都是关于地理位置等旅游方面的英文介绍。” 干佳雨认为,如果能有更加深入的英文版红色故事介绍,将更有利于对外传播中国声音。
通过实地走访和文献考察,实践队成员进一步将宁波大市范围内的红色景点进行分类整理,编写了《甬上红色历史故事》中英文手册,共收录宁波红色历史基地及其背后的故事37个,共计89页15000余字。“后期,我们还想丰富表现形式,也做成双语宣传片,让‘中国之声’更加响亮,红色故事走得更远。”干佳雨说。